恒河鳖有八对肋板,最后一对发展良好及与中线相连,板片表面粗糙不平。在祭司的指挥下,死者的直系亲属高举火把,点火将尸体焚化。恒河鳖也不例外,食用人群小,让它们在恒河内无忧无虑地生长,甚至自然死亡。而在今年1月11日,印度一家名为《ThePrint》的媒体发文称,印度的新冠疫情已进入崭新阶段。从恒河内重金属以及大肠杆菌严重超标来看,这些恒河鳖也不能幸免,污染严重也是恒河内的鱼类使用人群少的一个原因。
鳖又叫甲鱼、中华鳖、水鱼、团鱼、老鳖、王八、泥龟等等,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炖,鲜香四溢是一种上好的食材,自古以来是滋补的佳品,但是在印度恒河鳖泛滥成灾,大如锅盖唾手可得,为啥没人吃?
恒河鳖分布于恒河流域,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和默哈纳迪河,以及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栖息在深水中的淡水中。恒河鳖有八对肋板,最后一对发展良好及与中线相连,板片表面粗糙不平。
恒河鳖和我国的甲鱼不一样,在我国野生甲鱼几乎没有密度,而印度恒河鳖多的甚至已经泛滥成灾,专家估计恒河鳖单单在恒河内就超过了500万只,并且个体大如锅盖,这么大的恒河鳖是怎么长大的?为何无人食用?
01信仰问题无人食用印度最大的信仰是印度教,全国80%左右的人口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中的“圣河”是恒河,意思是“从天堂而来的河水”,在印度教徒心中,生前在印度河洗澡,尤其是每逢重大节日,很多印度教教徒来到恒河沐浴,寓意净化身体,洗去罪恶。
而死后由家属给尸体洗澡,穿上新衣,将尸体放上柴堆,覆盖干柴,浇上酥油。在祭司的指挥下,死者的直系亲属高举火把,点火将尸体焚化。火葬后第四天,死者家属到火葬场取出死者骨灰,盛放在一个金属罐里,然后投到圣河里。生前在恒河内沐浴,死后葬入恒河,人生才完美。
因此恒河内的一切,包括恒河内的各种生物,对于印度人来说,很少有人去食用它们。印度教有些人认为:“恒河内的生物是神圣的,吃掉是对神灵的亵渎”,所以恒河鳖的密度越来越多,个体越来越大。
主要食用人群少,其实不管什么物种,只要不受到人为的干扰,都能形成巨大个体,因为这些物种的生长和繁殖在正常的范围内。恒河鳖也不例外,食用人群小,让它们在恒河内无忧无虑地生长,甚至自然死亡。有专家研究:恒河内百年以上恒河鳖的数量很多,甚至能够长到直径超过1米,重达几十斤。
02饮食方式不同印度的饮食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地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洋葱、冬瓜等,是制作印度咖喱的食材。
并且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且是一种主菜。 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进餐的时候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来送进嘴里。
印度的海岸线比较长,各种鱼类产品丰富,虽然海产品很多,但是印度食用鱼类的人群也不多,主要是炎热高温,对于贫民来说鱼类保存不易,大部分鱼类被出口,印度是鱼类出口大国。而这种饮食方式,让它们食用有大量骨骼的龟鳖类爬行动物也就比较困难,所以饮食方式不同也是造成恒河鳖泛滥的一个原因。
03恒河内污染严重恒河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但在80年代之前恒河水质尚可,基本满足联合国卫生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8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印度开始大力发展化工、冶炼、造纸及其他重工业,产生的污水、废水在未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至恒河。
2019年5月,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CPCB)曾表示,来自圣河恒河的水绝对不适合“直接饮用”。2019年10月,北方邦污染管理局(UPPCB)称恒河水甚至不适合洗澡。河水中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超标,这两种细菌的最大允许限量为500MPN/100 ML,而在印度坎普尔贾纳村(Jana)的恒河中测量到40000MPN大肠菌群和22000MPN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严重超标。
但是不少印度人认为,恒河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在恒河沐浴,放河灯,饮用恒河水,能够灵魂得到升华。印度教还认为,死后若能在恒河水中,就可以洗涤自己此生罪恶,换来下一世的安详,有些负担不起火化费用的贫民,直接将尸体投入恒河中。
2015年1月在印度北方邦温瑙,因为水位下降一次打捞出100具尸体,引起广泛关注(恒河的一条支流)原因正是一些底层印度教徒,无力承担火葬费用、买不起火葬用品,直接抛尸到恒河。
而在今年1月11日,印度一家名为《The Print》的媒体发文称,印度的新冠疫情已进入崭新阶段。印度已经实现了群体免疫,不再需要接种疫苗,恒河水让印度人产生了新冠病毒抗体。不得不说,真是语出惊人,已经完全偏离了现实。
其实有些印度人对于恒河的污染心知肚明,可以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可以通过水面的漂浮物,以及水体的透明度可以明显的看出,但是看出也不能说,这毕竟是印度的圣河,说不定是自己死后的归处!
那么恒河内污染这么严重,里面生存的鱼类以及其它生物有没有污染?从视频以及图片中一眼就能看出,这些恒河鳖体表片状白色,或者有肉瘤状凸起,不太正常!从恒河内重金属以及大肠杆菌严重超标来看,这些恒河鳖也不能幸免,污染严重也是恒河内的鱼类使用人群少的一个原因。
04龟鳖类爬行动物生命悠久根据动物学家和养龟专家的观察和研究:鳖的寿命一般在30-60年,有些鳖的种类寿命超过百年,龟类的寿命比较长,可达90-150年,有些以植物为食的龟类要比杂食性龟类和肉食性龟类的寿命长,可达几百年。而恒河鳖的寿命有些长达百年,甚至自然老死,也就比较正常。
恒河鳖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要不然也就无法在恒河内生存,它们的食谱很杂,鱼虾蟹及蛙类、飞鸟、腐肉等等都是它的食物,恒河内并不缺少食物,随着它们慢慢生长,也就能够长成巨型个体,甚至大如锅盖。
恒河鳖的繁殖能力也很强,每年的5月至次年的1月是产卵季,其中12月到1月是产卵的高峰期。成年雌鳖每年产卵一次,一次产卵最高可达50枚。并且恒河鳖产卵后并非不管不顾,而是到孵化后,幼体有生存能力后才会离开,这种方式让它们的幼崽成活率更高。
任何物种想要泛滥,主要有3个先天条件,一是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恒河鳖对于恒河的环境已经适应,并且不缺少食物;二是天敌的多少,恒河鳖只有在小时候要面对天敌的袭击,比如一些水鸟,大型掠食性鱼类等,成年后外壳给它们提供了保障几乎没有天敌;三是受到人类的干扰比较少,食用人群小,寿命悠久让它们的数量越来越多。
最后:最后:印度恒河鳖之所以泛滥,并非是深藏剧毒,也不是有高超的生存技能,也不是繁殖能力强大,更不是寿命悠久,而是食用人群少,如果恒河内的水质良好,恒河鳖没有被污染,并且食用人群多,估计也就没有了恒河鳖的生存,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