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攻略网
当前位置: 首页 游戏攻略

马蹄蟹为什么没灭绝(大灭绝或已在路上)

时间:2023-05-2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游戏攻略

也就是说,在短短3年时间内,白令海峡的雪蟹从80亿只急剧下降到现在的10亿只,数据骤减了约70亿只。由于数量急剧下降,所以美国阿拉斯加不得不宣布取消了今年的雪蟹捕捞活动,这是美国阿拉斯加有史以来第一次取消雪蟹捕捞活动。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导致地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可能才是造成这些雪蟹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因为雪蟹是一种生活在冷水区域的物种,一般情况下这些雪蟹会生活在水温低于2℃的海域。

这些年来,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甚至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很悲观的观点,认为人类可能正在推动地球走向“第六次大灭绝”的进程中。而从一些情况来看,科学家提出的所谓的“大灭绝”或许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例如,现在人类发现,70亿只雪蟹在白令海峡“离奇”消失,背后的原因没那么简单,我们人类是罪魁祸首,这是怎么回事呢?

阿拉斯加渔猎部的研究员本杰明(Benjamin Daly)表示,在2018年,白令海峡的雪蟹数量还是可以达到80亿只左右,但是到了2021年就只剩下10亿只左右了。也就是说,在短短3年时间内,白令海峡的雪蟹从80亿只急剧下降到现在的10亿只,数据骤减了约70亿只。由于数量急剧下降,所以美国阿拉斯加不得不宣布取消了今年的雪蟹捕捞活动,这是美国阿拉斯加有史以来第一次取消雪蟹捕捞活动。所以,现在雪蟹的数据骤减带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已经影响到了一些进行了很多年的活动,对当地的渔民来也是具有非常大的实质性影响。

一般情况下,一些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会是因为人类加大了捕捞的力度,打破了这些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一些野生动物的繁殖出现非常大的困难,进而导致数量急剧下降。回顾地球过去几十年、上百年时间内的物种灭绝情况,确实是有很多物种因为人类的捕杀而走向灭绝。科学家发现,70亿只雪蟹“离奇”消失,人类的捕捞是其中的原因之一,2021-2022年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人类捕捞的情况下,成熟雄性雪蟹的数量减少了约40%,最终导致雪蟹的自然更替速度赶不上被捕捞的数量,数量越来越少。

有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导致地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可能才是造成这些雪蟹数量急剧下降的重要原因。美国NOAA下属科迪亚克实验室的主任迈克尔表示,雪蟹的数量急剧下降主要原因并不是人类的过度捕捞,气候变暖、气候变化才是重要的原因。

因为雪蟹是一种生活在冷水区域的物种,一般情况下这些雪蟹会生活在水温低于2℃的海域。这些年来,随着地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很多海域的水温都急剧上升了,阿拉斯加附近的海水一样出现了水温上升的情况。科学家的一些研究表明,北极附近变暖的速度非常快,比地球其他地区温度上升的速度快4倍,所以北极附近的海冰融化速度加快了,海冰越来越少,特别是位于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峡,现在正在变得不再适宜这些雪蟹生活。

大灭绝或已在路上?

70亿只雪蟹“离奇”消失的情况并不是特例,这些年来,类似的“悲剧”不断出现。相信很大朋友都还记得发生在新西兰北岛海滩的这件事:成千上万的贻贝在海滩上被“烤熟”致死,科学家表示,随着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加剧,未来会有更多的贻贝因为高温而被“烤熟”致死。

奥克兰大学的海洋科学家安德鲁·杰夫斯表示,在新西兰北岛出现大规模的贻贝死亡,是由于出现异常温暖的天气以及退潮引起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海洋生物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现阶段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保护这些贝类动物。

之前有新西兰大规模贻贝在海滩被“烤熟”致死,到现在人类发现白令海峡的雪蟹出现数量骤减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50余年时间内,全世界的野生动物已经差不多减少了70%,涉及到多达3.2万个种群。现在这么多物种消失、以及很多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难道地球真的会出现第六次大灭绝事件?

按照地球过去几十亿年的情况来看,物种灭绝其实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地球的环境一直在变化,所以物种也需要不断进化来适应地球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物种都能成功进化来适应环境,也有一些物种因为进化跟不上没法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但是如果出现大规模物种突然在短时间内灭绝的情况就不同了,地球曾经出现了5次大灭绝事件,在这些大灭绝事件中,绝大多数物种都消失了。现阶段,虽然地球确实是有很多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但是还没达到前几次大灭绝事件那么糟糕,所以,现在说地球处于第六次大灭绝有点夸张了。

虽然目前地球上生物的灭绝速度还没法与前几次大灭绝事件相提并论,但是如果我们没有采取措施来保护处于灭绝边缘的物种,未来可能真的会发生大灭绝事件。鉴于现在很多物种灭绝速度都有所加快,所以很多生态学家都认为我们可能正在目睹第六次大灭绝的开始。前5次大规模灭绝的原因是小行星碰撞地球、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如果地球真的出现第六次大灭绝事件,幕后推手可能就是我们人类了。

    推荐阅读
  • 习惯了不吃早饭对减肥有影响吗(不吃早餐是否有利于减脂)

    如果是升糖指数低的食物,它的会延缓消化的时间,那么我们身体就有充分时间把能量消耗掉,就会减少脂肪的储存。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意味着消化的较快,会在短时间内产生饥饿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喝粥容易饿的原因。蛋白质可以提高到饮食总占比的20%,减肥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虽然慢了一点,但是至少减少了反弹的麻烦。

  • 毛地黄图片与它的功效作用

    毛地黄花卉相当漂亮,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大家可能在园林或是绿化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只是不了解它的名字而觉得对它很陌生,相信你看了毛地黄图片之后就会觉得熟悉了;毛地黄的人工栽培花卉颜色有白的、粉的、深红色等,喜欢花卉的朋友完全可自己栽植,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而且它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下面我们通过毛地黄图片来更深的了解它以及它的功效作用。毛地黄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丰田最新款车型suv(比ModelY更好看丰田全新SUV海外上市)

    近日丰田旗下的全新纯电动SUVbZ4X已经在欧洲市场正式上市,外媒还曝光了新车的具体价格信息。动力方面,入门版车型配备了150kW的电动机,峰值扭矩为265N·m,并采用前轮驱动,8.4秒内破百。外观设计上,新车全新的设计语言,车身线条十分凌厉,造型独特的贯穿式尾灯更具科技感,相比特斯拉ModelY造型更加时尚。内部配置方面,新车配备了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7英寸液晶仪表盘和1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相比ModelY更具科技感。

  •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哪些(常见的草本植物介绍)

    牡丹牡丹属于芍药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植株最高可长到两米花瓣呈不规则的波状牡丹的品种比较多,花的色泽艳丽,有花中之王的美称,一般有一般以红、黄、绿三色为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常见的草本植物有哪些?常见的草本植物有哪些牡丹牡丹属于芍药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植株最高可长到两米。水仙花水仙花属于石蒜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菊花菊花属于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 教育培训行业盈利分析(双11教育行业销售排行榜出炉)

    截至11月1日24时,东奥稳居教育行业第一,成交额破5000万。斑马ai课旗舰店、新东方在线旗舰店、开淘网教育专营店分别位居中小幼培训、语言培训、技能培训类目第一。利用淘宝的大流量,引流到机构的私域流量中,降低对外的获客成本。这些都是目前淘宝教育还需要面对的问题。用户年轻化,有效覆盖教育细分市场。

  • 酥麻花的配方制作流程(分享奶香蜂蜜脆皮软麻花配方和详细做法)

    配方:中筋面粉300克,鸡蛋1个,酵母3克,盐3克,牛奶120克,白砂糖35克,蜂蜜25克,玉米油10克。个人感觉,这个方子盐,糖,油的量都有点多,我做了900克面粉,鸡蛋放了3个,酵母10克,盐6克,糖20克,蜂蜜30克,玉米油20克,牛奶一袋225克,感觉软硬程度刚好,有淡淡的甜味,盐,糖,蜂蜜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增减,牛奶最后放,分次加,用牛奶的量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每个剂子搓圆,盖保鲜膜松弛20分钟。炸至表面金黄,即可出锅。

  • 利用微信控制父母的手机(微信远程监控对方手机)

    微信远程监控对方手机微信“远程监控”对方手机,简单实用!微信新功能,远程协助父母使用手机,太有爱了哈啰大家好!我是雷哥教电脑,我们大家都知道在电脑上有一个“远程协助”功能那今天我来教大家如果在手机也可以玩“远程协助”功能。

  • 故宫旅游注意事项(故宫旅游注意事项有什么)

    所以,游故宫必须要避开节假日。故宫之大,文人之精深,绝不能看几眼,欣赏一下就完事。故宫可以和天安门广场放在一起游玩,先去广场瞻仰一代伟人毛主席的遗容,再穿过长安大街,午门进入故宫参观。故宫门票在官网及各大旅游网站均可订票,最早可以提前10天订票,实行实名制,需登记身份证信息,如果现场购票,一定不要忘记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 芦笋怎样削皮(芦笋削皮方法)

    芦笋怎样削皮用两手左右方向拿着芦笋,同时轻轻的往下折。芦笋就会自然的断在比较老的部分和比较嫩的部分的交接处,这点蛮神奇的。芦笋本身有一点软软的,所以你硬要把它在某一点折断,也要特别用力。接下来,把芦笋放在砧板或是桌面上,用削皮刀轻轻的从芦笋头的下方约5公分的地方将皮削下。因为芦笋是平躺在桌上,所以不会乱动会很好削。可以试试看,将芦笋拿直的削削看就知道,放平的削皮快多了

  • 教你两点轻松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一招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选择按需喂养,可以及时补充宝宝需要的能力和营养,更有助于宝宝体重、身高的增长!另外,按需喂养还能刺激妈妈的激素分泌,使乳汁分泌旺盛。也就是宝宝没有吃饱的表现,可少量多次“按需喂养”,逐渐摸索宝宝的食量。在“攒肚”期间,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和食欲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宝宝吃不饱了。“按需喂养”和“适量”听上去非常简单,但实操却需要妈妈们进行无数次的灵活变通。